感知日照 | 热搜常客——演唱会

湖明达 4个月前 (01-18) 牛博热搜 123 0

感知日照 | 热搜常客——演唱会

李雪

最近几年,“演唱会”已经成为了热搜的常客,虽然与之搭配的歌手常常变化,但“演唱会”从未缺席热搜榜。前有周杰伦演唱会“黄牛退票”,后有五月天演唱会“假唱风波”,现又有嘉年华演唱会“高额手续费”,演唱会为何总是风波不断?-热搜

演唱会之所以成为热搜常客,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其本身足够火热。2023年前三季度,我国累计观演人次达1.11亿人次,超过2019年全年水平。在一季度,全国共举办了6.89万场各类演出,同比增长183.5%,二、三季度分别举办了12.44万场、14.91万场演唱会,同比分别增长713.1%、577.7%。如今年轻人常常不远万里奔赴异地,观看一场音乐会或者音乐节,跨城购票观演的消费者比例大幅提升,平均跨城观演率超50%。其中,演唱会、音乐节是观演人次最多的两大业态。-热搜

“演唱会”从何而来?

历史上,音乐表演早期的繁荣是在宫廷中,演奏音乐的音乐家们以及观众,会盛装在音乐厅等高雅的场所进行演奏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流行音乐的崛起,宫廷及音乐厅等场所已经不能满足音乐演出的需求,人们需要更大的场地,艺术家们也乐于让更多的观众参与到自己的现场演出中。在1957年,猫王首创全新的台式演唱模式,他的个人演唱秀搬到了高台之上,自此这种演唱形式就被称为“演唱会”。-热搜

在中国内地,1984年罗文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了他在国内第一次个人演唱会。2000年后,进入以周杰伦为代表的“华语音乐”巅峰时代,从那时开始,开演唱会成为歌手的常态。

过去演唱会代表的是一种音乐传播样式。随着音乐传播渠道的增多且更方便,演唱会原本的内核已经改变了。

“演唱会”为何火爆?

放眼全国,“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”“花五百买伍佰的票唱五百给伍佰听”等已成为当下流行,有场馆演唱会已排期到2025年。演唱会作为一种文化娱乐活动,具有强大的吸引力,它既可以满足人们的“精神需求”,还可以满足“社交需求”。演唱会火爆的背后,是跟风,是炫耀,是情怀,是释放,是当下社会压力下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“情绪经济”买单……-热搜

演唱者粉丝众多是一方面,但不追星,只追氛围,不听歌,只发朋友圈,是演唱会火爆的更主要原因。“那么多人都去看过,我也要安排上,主打一个快乐”、“演唱会拍点照片,发朋友圈才能收到更多赞”。一定程度上来说,看演唱会,已经逐渐从粉丝群体的内部狂欢,变成群众普遍参与的集体狂欢。很多去看演唱会的人并不是某个歌手的粉丝,而是为了一种感觉。当走进场地,看到热情洋溢的同龄人,会瞬间忘记所有烦恼,结束后,发上一条朋友圈,就算是完成了一场隆重的“仪式”。-热搜

提到演唱会的火爆,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副教授杨永丰解释说:“此前,人们被限制在狭小的家庭或单位空间,对内心情感和群体联结有一种焦渴,更需要类似演唱会的休闲方式来释放和排解。”演出方迅速对这一心理作出反应,抱着对市场的乐观态度,在全国各地密集地推出演出,迎合市场狂热需求。供需的相互满足,将演唱会推向高潮。-热搜

“演唱会”何去何从?

在火爆的同时,演唱会的负面新闻也随之而来。“抢不到票”“强实名制走样”“歌手状态不佳”“歌迷现场喊退票”“高额退票手续费”“黄牛十几倍涨价”等乱象层出不穷,尤其是严重的黄牛问题,歌手假唱问题,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,逐渐成为阻碍演唱会健康发展的大“毒瘤”。-热搜

以“明星效应+现场体验”为卖点的演唱会,如果按照现状任由其发展,只会耗尽大家的好感,止步于此。因此,各方都应仔细思考,当“演唱会热”进入下半场,又该如何走下去?

演出者应铭记真演唱、真演奏,是演艺人员的本分。消费者也应冷静下来想一想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张票,不要一头热地跟风抢票,助长黄牛的气焰。

主办方应逐渐实行实名购票和实名入场制度,建立退票机制。政府部门应协助堵塞政策漏洞,挤压“黄牛”炒票空间,让“强实名”有名有实,真正解决演唱会买票难问题。

举办城市应认真思考如何将演唱会流量变为“存量”,如何以城市最好的状态迎接远道而来的观众,将他们变为自己的游客,推动本地“文化演出+旅游+产业+民生”融合发展。

相关部门应带动社会共同引导年轻群体树立正确价值观、消费观,及时遏制不良文化,营造健康积极的演唱会文化,让行业持续发展。

相关推荐